Echos
Psychology

精神分析入门(I)

By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吴青舒

Introduction 精神分析是什么

精神分析理论也称心理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创立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石之一,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

甚至有人断言,没有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也不会有今天各具特色的心理治疗和辅导理论流派的涌现。在西方学术界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爱因斯坦齐名,并称为影响了 20世纪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

经典精神分析不是哲学(因为没有世界观、本体论),也不是心理学(不依赖认识论基础)。观念论,符号学方法,是心里发生机制,实际上是比心理学更原初,按照黑格尔说的就是精神现象学。他不是一个,是一种半理论半实践活动。

Part 1 弗洛伊德个人背景介绍

弗洛伊德出生于1856年的56日,他的父亲在40岁时二婚,迎娶了只有20岁的母亲。在当时,他还有两个哥哥都和自己的母亲年纪相仿。这样的家庭结构给弗洛伊德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一个问题产生,并且一直质问着他:到底谁才是自己的父亲?到底是自己真实的父亲,还是与自己的母亲年龄相仿的哥哥?因此,弗洛伊德在后来回忆并这样解读自己的家庭结构,过了好多年才想明白,这种年龄差异所带来的困惑,将自己的父亲视为自己的祖父,将自己的二哥视为自己的父亲。以此解决了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事实上,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否真正得到了解决,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也认为,现代精神分析通常也不倾向于将个体的俄狄浦斯情节理解为一种解决了或者没有解决的简单二分状态。但是在他这样的声称中显示了这样的困惑,其实并非我们自由联想,而是作为他的一种心理现实,确实影响着他的人生。

他的父亲是犹太人,从事羊毛生意,全家在摩拉维亚的弗莱堡生活。在他10五个月大时,他的弟弟朱丽斯出生,但是六个月后就去世了,后来在他两岁时,母亲又生下了妹妹安娜,但是弗洛伊德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妹妹。1859年,父亲的羊毛生意不好做,因此全家搬迁辗转于德国的莱比锡,最后定居在了维也纳。搬家到维也纳后,全家的经济状况并没有父亲预料的那么理想。1873年时出现经济危机,使得父亲的羊毛生意雪上加霜。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家庭的具体收入状况,但是弗洛伊德曾经在1899年时给好友弗里写到:我在年轻时学到过,那些在潘帕斯草原曾经被套住的马,他们终生都活在恐惧中,因此我体验过,看不见尽头的贫穷,并在多年后仍对它有所忌惮。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弗洛伊德与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如果对于弗洛伊德的生活轨迹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家可以参考法国的精神分析家卢迪内斯库撰写的弗洛伊德传。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弗洛伊德曾经回顾过一个父亲讲述的故事。在弗洛伊德十岁时,一个基督徒将父亲的帽子扔到了泥里。并大声喊到:犹太人,从人行道上滚开。年幼的弗洛伊德听到后问父亲后来发生了什么呢?父亲无奈的答,我一句话都没说,并捡起了帽子。对弗洛伊德而言,这个牵着他手的高大强壮的男人所做的,完全不是一个英雄事迹。在同时期,父亲的弟弟约瑟夫还因为贩卖假币而被审判并定罪。这些经历毫无疑问对弗洛伊德来说是耻辱的。而这些耻辱是高度与犹太民族这样的一个字眼而绑定的。第二,弗洛伊德作为母亲的长子,在很大程度上享有来自家庭的优待,甚至在某些时候是特权,例如,在他上大学后,他有一间专门的屋子来学习,这一切与他母亲对他的期待有关系,他的母亲是一位很有精气神的女人,直到95岁才去世。并且在生前,他一直坚信弗洛伊德将成为一个伟人。

基于这两个线索,我们在此提出两个问题,一,我们能否说弗洛伊德面对母亲的期待以及辜负母亲的期待所带来的内疚感塑造了他的成就动机,并且实现着这样的罗森塔尔效应呢。二、我们能否说父亲所讲述的这则受辱的故事,是否也撞击着他的耻辱感,使得他永远不知疲倦的进行着写作和创造呢?我们不知道,我们也无意对于弗洛伊德进行精神分析,任何的分析都是主观的,你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但是基于精神分析的角度,我们能够确认的是,这些细节显然对于弗洛伊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他的学业表现,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在高中时就饱读诗书。在1925年时,他写道。在中学时,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任何一次考试中都没有失利过。中学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并写信告诉自己的朋友埃米尔,我建议你一并把这些信收好,整理归类,并好好保存,因为直到今天,你其实没有意识到你正在与一位德国知名作家通信。

1873年弗洛伊德面临着选择一个职业以及进修高等教育的抉择,当时像有天赋的年轻犹太人开放的专业并不多,主要是法律和医学。他曾经一度想学习法律,因为他部分的兴趣在于哲学社会和政治方面,这受到他的朋友布劳恩的影响,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医学。历史总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体,我们如今无法想象,如果他没有选择医学这个世界,有没有精神分析,如果有,那精神分析应该叫什么?是什么样子?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Echos Psychology » 精神分析入门(I)
分享到: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being you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