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吴青舒
Part 4 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是自我(ego)为缓解因本能冲突、社会规则或道德约束而产生的焦虑所采取的无意识心理策略。这些机制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系统整理并发展,成为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概念。
1. 压抑(Repression)
压抑是将不愉快或无法接受的想法、记忆和情感从意识中排除,推入无意识。虽然被压抑的内容无法被轻易察觉,但它仍会对行为和情绪产生潜在影响
案例:一位在童年时期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如家庭暴力)的成年人可能完全不记得这段经历,但他的行为或情绪反应可能表现出异常的焦虑或对亲密关系的回避。
2. 投射(Projection)
投射是将自身无法接受的冲动或特质归因于他人,从而避免面对自我问题。
案例:一位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的员工可能会指责同事不专业,甚至认为他人故意挑剔自己。
一个对自己不忠感到内疚的人,反而怀疑伴侣有外遇。
3. 否认(Denial)
否认是拒绝承认现实中令人痛苦的事实或感受,假装问题不存在。
案例:一个酗酒的人否认自己有饮酒问题,声称“我随时可以戒掉”。
一位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可能会坚持认为医生的诊断有误,拒绝接受治疗或进一步检查。
4. 移置(Displacement)
移置是将无法对真正对象表达的情感转移到较安全的替代对象上。
案例:一位被上司批评的员工可能无法直接反驳上司,而在回家后对家人或宠物发脾气。
小孩被父母责骂后踢墙或摔玩具。
5. 升华(Sublimation)
升华是一种较为健康的防御机制,将原本不被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认可的行为或活动。
案例:一个对攻击性有强烈冲动的人通过练习武术或从事体育运动来宣泄情绪。
有创伤经历的人通过写作、绘画或音乐创作表达情感。
6.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反向形成是用与真实情感或冲动完全相反的行为或态度掩盖内心的冲突。
案例:一位内心对某人怀有敌意的人,可能表现出极度的友善甚至谄媚.
7.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合理化是指用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来掩盖真实的动机或情感,从而减轻内心冲突。
案例:一个被拒绝的求爱者声称“对方不适合我,分开是最好的”。
一位学生考试失败后可能会说:“这次考题太偏了,就算复习也没用。”而不愿承认自己没有好好复习。
8. 退行(Regression)
倒退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时退回到早期的心理发展阶段,以寻求安全感。
案例:一个成年人在经历重大压力后表现出孩子气的行为,比如用哭泣来解决问题或依赖他人。
一个被忽视的孩子表现出不合理的哭闹,以吸引父母注意。
(Optional)
9. 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
隔离是一种将事件或记忆的情感部分与其认知部分分离的方式,从而避免情感上的痛苦。
案例:一个医生在手术中对患者的痛苦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表现出情感波动。
目睹车祸的目击者描述事件时毫无情感波动,但可能在日后产生延迟性情绪反应。
10. 认同(Identification)
认同是通过模仿或吸收他人的特质或行为来增强自我价值感。
案例:一个崇拜某明星的年轻人模仿对方的穿着和言行。
一个刚入职的员工通过模仿资深同事的做事风格来融入团队。
11. 分裂(Splitting)
分裂是一种将事物或人视为全好或全坏的极端化处理方式,常见于人格障碍患者。将事物或人简单地划分为“全好”或“全坏”,以避免对复杂性进行处理。
案例:一个恋爱中的人可能会在与伴侣发生争执后,突然觉得对方一无是处,而之前却将对方视为完美。
12. 补偿(Compensation)
补偿是通过发展或夸大某方面的能力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案例:一个身体瘦弱的人通过努力健身或表现出高智商来提升自信。
一个学业不佳的学生可能在艺术或体育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以寻求认可。
防御机制是心理适应的一部分,帮助个体应对焦虑和冲突。但过度使用某种机制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甚至人格障碍。

哇塞写的这么好女神好厉害我爱你